“宝宝10个月就会走了,是不是很厉害?”其实过早学走路反而不好,11-15个月学会走路都正常,关键是姿势正确。
第一个坑是用学步车。学步车让宝宝脚尖着地,容易形成O型腿,还会影响平衡感发育。替代方案是“推推乐”——选底部宽、带刹车的玩具推车,宝宝扶着走时能自己控制速度,摔倒风险低。妈妈也可以弯腰牵着宝宝的手,但别用力拉,让他自己找平衡。
第二个坑是穿硬底学步鞋。刚学走路的宝宝,足底神经需要感知地面反馈,在家光脚走最好,出门选软底防滑的学步鞋,鞋头要宽松,能让脚趾自由活动。判断鞋子合不合脚:穿好后脚趾前能塞进一根手指,后跟能轻轻拉动1厘米。
展开剩余39%第三个坑是怕宝宝摔跤就一直扶着。其实摔倒是学走路的必经之路,只要地面铺了2cm厚的爬行垫,让宝宝自己爬起来反而能更快掌握平衡。刚开始宝宝可能会张着胳膊“企鹅走”,这是正常的平衡姿势,别强行纠正。
学走路前的“预备训练”很重要:7-9个月多让宝宝趴着练习爬行,锻炼核心力量;扶着沙发站起坐下,增强腿部肌肉。当宝宝能独自站稳10秒,甚至能扶着东西挪步时,离会走就不远了。记得每天练习10-15分钟就行,别让宝宝累着,毕竟开心学步比早走路更重要。
发布于:广东省冠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